有福之州

景区公园

福州公园汇总(台江篇)—— 南公园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日期 : 2024-09-10
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国货西路309号

交通:
由于场地有限,南公园一期尚未辟出机动车停车场,请市民尽量乘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游园。
8路、29路、60路、76路、77路、81路、101路、109路、112路、169路、173路、179路、301路、302路、313路、315路等公交车到“南公园站”下车即到

  该公园历史上曾为清靖南王耿精忠家族的花园府邸,也是闽浙总督左宗棠设立的桑棉局所在地。1915年辟为公园,被称作“城南公园”,群众称为“南公园”,于1973年划归台江区管辖至今,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。现为福州市唯——处以公园整体进行保护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南公园历史悠久,文化积淀深厚,是一处非常珍贵的历史遗迹。2016年、2021年两次对公园进行整体改造提升。南公园整治后,在保留原有的建筑布局、历史遗迹、典故名胜完整的基础上,更加呈现出浓郁王室风格,前庭大气稳重,后院典雅精致,视野远眺,目光所及都是风景,亭台、楼阁、长湖、水榭相映成趣,园内亭榭参差,湖水澄澈,回廊曲径,步移异景,是市民们脱离喧嚣都市生活,感受王府风情的大好去处。

景点

“请用国货”石碑
20世纪初,洋货充斥福州市场,民族工业纷纷破产。民国8年(1919年),社会各界发起抵制日货运动,并在南公园建立“国货陈列馆”,立“请用国货”石碑于馆侧。如今公园大门口的国货路因此得名。


牌坊
按公园原入口清代牌坊复建,牌坊呈亭形,八柱三开间三楼歇山顶,灰色筒板瓦,斗底砖山面,檐下为九踩斗拱,彩绘为旋子彩画,为迄今所见福州公园古牌坊最高等级。


桑柘馆
清同治5年(1866年),闽浙总督左宗棠在园内设福建桑棉局,提倡发展桑棉纺织业。后改称农桑局。民国初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将之改名为桑柘馆并为之题名,倡导养蚕植桑。如今复建桑柘馆并在其两侧种植桑树,以缅怀关乎民生大计的历史官宦。


琉球亭
明成化年间,福州港成为朝廷指定的对外贡赐贸易港口,通过此港与琉球朝贡贸易,并在南公园附近设置柔远驿,用于接待琉球国赴华朝贡的宾客和商人,直至清代末期,琉球贡使在福州登陆后,一般先住在柔远驿,再到京城觐见中国皇帝。南公园当时为“贡赐贸易”的见证地,今日是闽籍琉球人乡愁承载地。


问梅亭
清光绪年间,福建巡抚王凯泰下令重修南公园,又在园内栽种梅花十三本,更名“绘春园”。园内亭榭参差,湖水澄澄,有苏州园林之美誉,春秋佳日,游客甚多。


藤花轩
依据历史记载进行复建,依墙而建半亭,亭周边种植紫藤。紫藤春季开花,青紫色蝶形花冠,花紫色或深紫色,为福州乡土植物。


望海楼
因古时河道可通至公园旁的小万寿桥,登斯楼远眺可观闽江通海,极目畅怀,故称。望海楼原为二层明清建筑,始建时间不详,已毁,今复建。追步镇海楼。


曲影菡香
百米长廊,全木质结构,梁上为苏式彩绘,绘制的自然山水,花鸟鱼虫,栩栩如生,形象各异。是连接中庭、后院(绘春园)的主要景观廊道,并为福州最长最靓的古长廊之一


连理亭
双亭合一,生死相依,取意“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”,“在天愿为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”。据说单身男女登上连理亭,能够寻觅到自己的亲密爱人


荔枝亭
左宗棠卒后,人们于公园附近立左公祠,并在园内荔枝亭题联:“亭馆问谁家,数里莺环排绿树;蚕桑兴美利,沿村衣被胜黄锦”,在怀念左公的同时,也刻画了昔日园林美景。


 

推荐活动

关注我们

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!